闵行这位医生厉害了!首创“1-2-0”中风识别法,3步走教你抓住救治的黄金时间
闵行报记者 陈美玲丨文并图
很多人都听说过中风,也知道中风的后遗症。但是见到中风患者,怎么判断呢?那个FAST法怎么也记不住有木有?
别急!中文版中风快速识别法来了!
1看一张不对称的脸,
2查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静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刘仁玉教授合作,首创了既方便记忆又能迅速识别中风的“120”三步法,并发表在国际临床神经学领域顶级杂志《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etNeurolo-gy)上。通过“120”简单三步,就可以辨别中风,抓住最佳救治时机。
多数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
据介绍,中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疾病,可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我国中风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但是,临床上有很多中风患者因为“来得太晚”而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中风不像心梗,很快就有强烈的不适,很多患者没意识到是中风,以为只要休息一下或者自己吃点药就可以,等送到医院就医,已经错过了救治的黄金时间。即使怀疑是中风,也有很多人不会打120,这是很可惜的。”
根据有关数据,我国现有700多万名中风患者,每年新增200余万名中风患者,每年死亡150余万人,并且年轻化趋势显著,40-64岁的劳动力人群已占到40岁以上中风发病人群近50%。而一项全国37个城市62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中风病人院前延误的中间时间为15小时。
赵静介绍说,临床上,中风患者尤其是缺血性中风的,如发现及时,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急性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的不良后果可能被阻止。记者在医院病房看到,一位41岁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后1小时内就送到医院,目前已住院治疗一周,除了身上感觉还有点麻,其他都恢复得不错,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
中文版识别法简单易行
早在200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为帮助公众快速识别中风和院前急救,设计并提出了快速识别中风的“FSAT”法。这个方法已在28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中国,“FAST”法却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在实际宣教中,赵静常有上英文课的感觉,即便花很多时间解释,大家也未必记得住。
临床上的惋惜和宣教中的吃力使赵静深感急需推出中文版的“FAST”法。赵静与刘仁玉经过长期合作,遵循中国特点,首创了“120”3步法,其中“1”代表看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支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听,听讲话是否清晰”。如通过3步法观察,怀疑患者是急性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据介绍,“120”法是基于“FAST”法而形成的符合中国人习惯的中风识别法,与120急救电话直接关联,方法简单易行,即便是小孩、老人或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也能很容易地记住。
为了让方法更为本土化,赵静特地将海报示意图都换成中国人,有的甚至亲自拍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个方法,把数字变成行动,减少中风患者院前延误时间,赢得抢救,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改善预后,进而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中国卒中学会已将“120”法作为中文版的中风识别工具在今年的世界卒中日公布,明年的卒中大会后,“120”法的宣传推广将全面铺开。赵静表示,希望经过3-5年的推广,“120”法能够深入人心,取得“FAST”法在欧美国家的效果。
赵静在病房里给患者讲解“1-2-0”识别法
不过,“120”法只是识别中风的简易方法。在120急救到来之前,赵静建议,患者平躺侧卧,不要随便吃药,更不要运动锻炼,应安静等待救援。预防方面,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多运动,若发现“120”法描述的情况,请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本期编辑 崔松鸽 袁玮)